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
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研究生学术论坛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分论坛在精密测量院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团委“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成员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和精密测量院的近300名师生参与了活动。
在上午的主题活动中,“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带来了以彭桓武、周光召、吴自良和钱骥等“两弹一星”元勋的光辉事迹创作的系列主题展演。随后,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张宝成作了题为《AI赋能科学-精密测量中的智能革命》的专题报告,为同学们介绍了AI在多学科中的应用进展和关键作用,并探讨了AI交叉多学科的共性问题。
在下午的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个分论坛中,来自院内外36名研究生代表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最新进展。经各专家组评审,共有厚霞霞、朱雨濛、朱怀宇、徐艳玲、罗瑶、董慧灵、张璀、康珏、朱紫彤、韩松松和霍柯蓉等11名同学获得最佳口头报告奖。
为保证充分交流,本次大会设置了墙报展示和交流环节,共有71位同学通过展板向与会师生展示和交流了自己的工作。经全体参会同学投票,吴晟睿、席语婕、周帅等3名同学获得最佳墙报奖。
本次分论坛弘扬了“两弹一星”精神,聚焦“AI赋能科学”,为同学们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使得同学们更深刻地领悟了科学家精神,开拓了学术视野,通过朋辈同场竞技展示风采、取长补短、汲取营养,是一次收获颇丰的学术盛会。
.张宝成研究员作主题报告现场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宣讲现场
分论坛活动现场
综合新闻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研究生学术论坛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分论坛圆满结束
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研究生学术论坛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分论坛在精密测量院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团委“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成员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和精密测量院的近300名师生参与了活动。
在上午的主题活动中,“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带来了以彭桓武、周光召、吴自良和钱骥等“两弹一星”元勋的光辉事迹创作的系列主题展演。随后,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张宝成作了题为《AI赋能科学-精密测量中的智能革命》的专题报告,为同学们介绍了AI在多学科中的应用进展和关键作用,并探讨了AI交叉多学科的共性问题。
在下午的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个分论坛中,来自院内外36名研究生代表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最新进展。经各专家组评审,共有厚霞霞、朱雨濛、朱怀宇、徐艳玲、罗瑶、董慧灵、张璀、康珏、朱紫彤、韩松松和霍柯蓉等11名同学获得最佳口头报告奖。
为保证充分交流,本次大会设置了墙报展示和交流环节,共有71位同学通过展板向与会师生展示和交流了自己的工作。经全体参会同学投票,吴晟睿、席语婕、周帅等3名同学获得最佳墙报奖。
本次分论坛弘扬了“两弹一星”精神,聚焦“AI赋能科学”,为同学们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使得同学们更深刻地领悟了科学家精神,开拓了学术视野,通过朋辈同场竞技展示风采、取长补短、汲取营养,是一次收获颇丰的学术盛会。
.张宝成研究员作主题报告现场
“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宣讲现场
分论坛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