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院拥有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一个国家台站网等4个国家级平台,各类省部级重点平台基地20余个。 现有职工600余人,其中院士4人、杰青13人,各类国家、科学院、省部级人才占比60%以上。2017年至今,在精密测量领域承担了数十项重大重点项目,其中,国家战略先导专项(2.5亿元)1项、重点研发计划12项、各类重大仪器研制专项10余项。精密探测技术和仪器已成为精密测量院满足国家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领域方向。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精密测量院)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融合组建而成,是湖北省首个中国科学院创新研究院。 回望来时路,峥嵘六十载。在方俊、王天眷、张承修、李钧、李国平、丁夏畦、许厚泽、叶朝辉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精密测量院历经几代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开拓创新,解决了一系列事关国家全局的重...
近日,精密测量院冷分子离子研究团队在氢分子离子(HD+)振转光谱精密测量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在线型离子阱中制备温度为毫开尔文量级的Be+-HD+双组份离子库仑晶体,创新性地开发了量子态制备与空间分辨荧光探测技术,成功测量了HD+分子离子的高分辨振转跃迁光谱。
HD+离子作为最简单的异核分子离子,由一个质子、一个氘核和一个电子组成。振转跃迁能量可精确计算,是检验量子电动力学(QED)理论和测定基本物理常数(如质子-电子质量比)的理想体系。
实验上,为了降低多普勒展宽,研究团队利用激光冷却的铍离子协同冷却,将HD+离子的温度降低到18毫开尔文(mK)。针对HD+分子在振转基态(v=0 ,N=0)的布居较低问题,采用共振增强阈值光电离(RETPI)技术,将HD+离子精准制备到振转基态,初始量子态布居度达到93%。相比传统的低温冷却或光学泵浦方法,该技术能显著提高基态布居率,为后续高分辨跃迁探测奠定了基础。
协同冷却的Be+-HD+离子晶体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此外,在双组份离子晶体中,HD+离子呈现为不发荧光的”暗离子”,共振解离时HD+离子数量的变化是光谱测量的关键。研究团队提出空间分辨的荧光收集技术,利用高灵敏度电子倍增增强型CCD相机(EMICCD)对离子晶体图像进行实时采集,实现HD+离子数量的非破坏性、实时测量(图1)。
HD+超精细结构分辨的振转跃迁光谱
基于上述创新方法,研究团队首次成功测量了HD+离子(v,N):(0,0)→(6,1)的振转跃迁光谱(图2),跃迁频率值为303,396,506.7(20) MHz,相对精度达6.6 ppb,与当前最精确的QED理论预测值一致。结合理论计算,团队进一步推导出质子-电子质量比(μpe)的值为1836.152648(45),与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2022年推荐值一致。
研究成果以 “Ro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of state-selected HD+ ions through spatially resolved fluorescence collection”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A》(Physical Review A)上。精密测量院博士生张乾煜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助理研究员何胜国和研究员童昕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03/qxyn-jx1t
科研动态
精密测量院在氢分子离子振转光谱精密测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精密测量院冷分子离子研究团队在氢分子离子(HD+)振转光谱精密测量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在线型离子阱中制备温度为毫开尔文量级的Be+-HD+双组份离子库仑晶体,创新性地开发了量子态制备与空间分辨荧光探测技术,成功测量了HD+分子离子的高分辨振转跃迁光谱。
HD+离子作为最简单的异核分子离子,由一个质子、一个氘核和一个电子组成。振转跃迁能量可精确计算,是检验量子电动力学(QED)理论和测定基本物理常数(如质子-电子质量比)的理想体系。
实验上,为了降低多普勒展宽,研究团队利用激光冷却的铍离子协同冷却,将HD+离子的温度降低到18毫开尔文(mK)。针对HD+分子在振转基态(v=0 ,N=0)的布居较低问题,采用共振增强阈值光电离(RETPI)技术,将HD+离子精准制备到振转基态,初始量子态布居度达到93%。相比传统的低温冷却或光学泵浦方法,该技术能显著提高基态布居率,为后续高分辨跃迁探测奠定了基础。
协同冷却的Be+-HD+离子晶体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此外,在双组份离子晶体中,HD+离子呈现为不发荧光的”暗离子”,共振解离时HD+离子数量的变化是光谱测量的关键。研究团队提出空间分辨的荧光收集技术,利用高灵敏度电子倍增增强型CCD相机(EMICCD)对离子晶体图像进行实时采集,实现HD+离子数量的非破坏性、实时测量(图1)。
HD+超精细结构分辨的振转跃迁光谱
基于上述创新方法,研究团队首次成功测量了HD+离子(v,N):(0,0)→(6,1)的振转跃迁光谱(图2),跃迁频率值为303,396,506.7(20) MHz,相对精度达6.6 ppb,与当前最精确的QED理论预测值一致。结合理论计算,团队进一步推导出质子-电子质量比(μpe)的值为1836.152648(45),与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2022年推荐值一致。
研究成果以 “Ro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of state-selected HD+ ions through spatially resolved fluorescence collection”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A》(Physical Review A)上。精密测量院博士生张乾煜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助理研究员何胜国和研究员童昕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03/qxyn-jx1t